中共黑龙江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和教育部年度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龙江教育现代化奠基。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1.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加强组织领导,举办报告会、宣讲会、讨论会、座谈会,帮助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贯彻实施《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惠州)有限公司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配合省委抓好高校领导班子换届和选拔配备。探索实施省属高校领导干部任期制。继续做好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参加和指导省属高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启动实施高校党委书记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出台《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举办全省高校暑期书记校长培训班和处级干部培训班。加强高校党管人才工作,实施“高教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研究制定省属高校加强党管人才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将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开展全省普通高校“百优支部”创建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全员培训。筹备召开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积极发挥党外人士智慧力量。
3.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全省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出台《黑龙江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建立龙江高校网站联盟,建设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和网络传播志愿者队伍。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深化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活动。进一步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省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贯通式培养的具体办法。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三爱”、“三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黑龙江优秀精神教育。结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全省大中小学开展“唱响国歌”活动。积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式、新办法、新对策。
4.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依规依纪从严治党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规党纪严肃性。深入落实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落实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办法(试行)的实施细则》和《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突出问责,强化责任落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省委巡视组巡视高校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和监督检查。加大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严肃查办各类违规违纪案件,强化震慑和警示作用。
5.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坚决查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加强辅导员廉政教育。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综合治理,落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继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加强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加强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加强省级教育统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6.编制教育发展规划。出台《黑龙江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总结分析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研究制定“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推动院校设置规划编制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
7.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出台《黑龙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其配套文件。制发《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减少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指导意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严格规范中、高考加分政策,全面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坚决治理各种违规招生行为。进行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升学考试办法,建立职业教育春季高考制度,扩大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规模。继续实施省属重点高校面向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招生专项计划。
8.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计划”为载体,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加快推进“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组织实施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试点。研制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省研究生学位点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改革试点项目。推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扩大全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范围,推进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专业、课程建设。
9.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争取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全面落实省级高教强省、职业教育、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专项资金预算,建立和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协调财政部门出台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协调物价部门启动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成本监审工作,落实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全面推进省属高校和厅直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资金使用监督。加大教育资金审计力度,重点开展厅直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强化政府采购管理,推进购买服务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0.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推动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学科研合作。以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为合作主体,完成哈尔滨音乐学院筹建,并开展过渡性招生培养。推动与俄合建哈尔滨美术学院。组织实施“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大学生系列活动。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开展的“2015相聚上海”活动、东北农业大学牵头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开展的中俄大学生赴俄远东地区巡演、中俄大学生重走“苏联红军解放东北之路”主题夏令营活动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牵头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确定的中俄医药联合中心建设。推动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省与美国威斯康星州、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出台《黑龙江省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11.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高校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政策保障机制。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纳入高校评价体系,发掘教师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潜力。围绕“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依托大学科技园区等孵化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研究制定黑龙江省高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持政策,对符合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省经济特色和资源优势,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且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化项目给予支持。
12.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黑龙江省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意见》。建立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纳入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扩大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构建国家、省、高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以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推进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创业大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推动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成立“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培养培训高校创业教育专任教师,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打造高水平创业教育教学科研团队。
13.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完成“三通工程”年度建设目标,全省农村学校接入宽带互联网比例达到80%以上,城镇学校接入宽带互联网比例达到100%;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农村教师达到50%以上,城镇教师达到70%以上;农村学校30%以上学生、50%以上教师,城镇学校50%以上学生、70%以上教师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继续推进“龙学网”建设,加快研发建立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堪拿拍嵬谷送净名师”活动。抓好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省基础教育数字资源评审办法、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黑龙江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意见》,开展省级职成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支持2-3所高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
14.提升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完善以校为本、基于网络、覆盖城乡的教研格局。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建设,探索招标与 | 23081102000116号
对外承接网站制作业务 手机:13836644986 QQ:799586455 E-mail:kxh6666@163.com
学院信箱:sjmsxy@163.com 院长信箱:wyh66899@163.com |